THE LATEST INFORMATION
| 资讯中心 |
海桐球种植方法及海桐皮具有哪些药用价值
海桐球咋种植?
海桐球栽培容易,无需特殊管理。露地移植一般在3月份进行。如秋季种植,应在10月前后。大苗在挖掘前必须用绳索收捆,以防折断枝条,且挖掘时一定要带土球,土球的大小根据主干的粗细而定。小苗可裸根移植,但也要及时。
盆栽海桐每年春季换盆一次,换盆时需将枯根剪除,盆土应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培养土。桐分枝能力强,耐修剪,开春时需修剪整形,以保持优美的树形。如欲抑其生长,繁其枝叶,应于长至相应高度时,剪其顶端。亦有将其修剪成为各种形态者。
夏天可放在室外,如有条件可放在花荫凉处。强光对植株没有危害。空气湿度50%左右。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5~30℃,冬天放在冷凉而不结冰的室内,低温度为5℃。夏季消耗大量水分,应经常浇水;冬天如果所处温度较低,浇水量相应减少。
生长季节每两星期施一次肥,其他时期不用旋肥。海桐虽耐阴,但栽植地不宜过阴,植株不可过密,否则易发生吹绵蚧为害,开花时常有蝇类群集,应注意防治。
海桐皮的药用价值
海桐皮与木槿皮,二药皆可用于疥疮、湿疮及癣疮等。海桐皮偏重于祛湿止痒,木槿皮擅长于杀虫止痒,二者同中有异。
1.配稀莶草:海桐皮和豨莶草,二药均可祛风除湿而用于痹症,海桐皮善于通络止痛,稀莶草长于活血通络,海桐皮偏于走上面治上半身风湿痹痛,稀莶草专于走窜、开泄力强,达于四肢而治腰膝无力、四肢痹痛、痿软等证。二药合用,祛风湿,利关节,通经络,活血脉,止疼痛,为治风湿痹证的常用对药。
2.配秦艽:海桐皮和秦艽均为祛风湿通络止痛的要药。海桐皮入药用皮,偏于治上半身的风湿疼痛;秦艽入药用根,偏于治下半身的风湿疼痛。二药合用,贯通上下,通行十二经以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,用于风湿痹证效佳。
3.配片姜黄:本品以祛风通络而止痛,片姜黄以活血通络而止痛,二药合用,止痛效佳,用于风湿痹痛、腰膝酸痛宜。
4.配羌活、独活:三者均有祛风湿、通经络、止痛之效,均可用于风湿痹证。海桐皮味苦气辛性平和,善循行于腰膝,祛风湿、行气血、通经活络而止风湿腰膝疼痛;羌活气清性性烈,质体清轻,能直上巅顶、横行肢臂、偏走上身,以发散风寒湿邪而尽其祛风通痹之职;独活味较厚,性稍缓,善下达通行腰膝足胫以搜风祛湿。三药合用,贯穿全身,通治风湿痹证之一身尽痛、周身骨节酸楚不利及腰膝酸痛等。
以上是海桐球为您提供的相关资讯,想要了解更多可关注本网站!